查看原文
其他

纪录城乡,行体百味① | 将诗歌写在田间溪旁,用艺术焕新乡村建设

“认识一座城,相逢一处乡。”这个寒假,“百城百行,百乡百味”艺术与传媒学院2024年返家乡特色专项实践17支团队将奔赴9省15市发挥专业所能洞察城乡变迁。他们将深入社区、行走村镇,以全媒聚焦审思地方转型之路;他们将走街串巷、访察调研,以艺术创造服务城乡融合新探索。


唯有亲历,方能品咂其中百味。在实地调研中、在交流座谈中、在协同创造中,实践团队都在社会大课堂中习得了怎样的专业所长?都体会品味出了怎样的发展意蕴和生活滋味?为此特推出【纪录城乡,行体百味】特辑,持续展现各实践团队实践风采和中期成果。


实践省市(区):上海市松江区



简介

上海市松江区腰泾村近年来依托区镇统一规划,持续推进“三治融合”,奋力打造和谐有序、“强富美高”的活力乡村样本,以乡村善治助力乡村振兴,更着力立足乡村文化振兴沿循“乡风—民风—家风”这一路径多层次发力,大力培育出“稻香腰泾”乡村文化品牌,以文化唤醒田园生机,通过多年深耕创造了乡村文化发展的生动实践和特色样本。村庄成功举办了泖港镇首届“田园艺术节”,为艺术与乡村邂逅“夯基搭台”;打造出了上海首个村级诗社“白鹭诗社”,将浓厚诗意写在田间溪旁,先后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上海市美丽乡村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松江区腰泾村一景)



实践记录


在持续全天的调研实践中,实践团一行由点入面、由访促研,先行与腰泾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向应等开展座谈会,了解到了腰泾村村情村史和当前发展情况,围绕“泖港艺术村”项目进行了专项调研了解,并前往隐禾泥舍、“美厨玩家”等品牌文创项目点位了解腰泾村艺术乡村重点建设和实施推进情况。

(实践团队一行与腰泾村党总支书记陈向应开展座谈)

在隐禾泥舍,实践团一行与陶艺工作者林永祥老师进行了交流,深入了解到他作为腰泾村引进的文艺“创客”之一,在区镇政府和村集体立项支持下,租下村中房屋建立起陶艺工作室的具体过程。“这里的村民热情好客,让我能在宁静中专注于陶艺创作”,林永祥老师介绍他选择扎根腰泾村开展艺术创作的原因时说道。在这一方“创作田园”中,林永祥老师不仅从事陶艺创作,还涉猎篆刻、文物修复等领域,既为乡村带来了浓厚“艺术味”,更在这里寻求到艺术创作取得突破创新的深切滋养。

(实践团队一行采访隐禾泥舍陶艺工作室负责人林永祥)

“美厨玩家”文创点位坐落于腰泾村小掘石村民小组,以复合型艺术文创园区为建设方向,集乡村艺术创作、文化交流展示、文创商业项目、影视拍摄等功能于一体。这里原先是闲置农宅,2016年由郭悦卢森夫妇租下,并由自己动手改造,最终历时400天完成了500平方米的空间改造,建立起“美厨玩家”工作室。屋内一物一品都有着村落生活的真实痕迹,也是立足乡村的一次艺术创作。在访谈中,工作室负责人郭悦老师向实践团一行介绍了房屋改造的全过程和将屋舍作为空间服务附近村民开展系列活动的具体情况。例如,日本烧酒广告和2019宜家春节系列广告都曾在此取景,此外众多文艺工作者的油画、土布、剪纸、诗歌等也在此依托“泖港·年味”艺术展平台面向村民公开展览。“期待用持续投入和专业艺术来焕发乡村的活力。”席间,郭悦老师结合自身的亲历实践分享了对艺术与乡村融合的独特见解,并表达了自己对乡村艺术建设的进一步期待和憧憬。

(实践团队一行采访“美厨玩家”文创工作室负责人郭悦)

实践调研团一行还前往拜访了《腰泾村志》编写小组成员俞留云老师。作为村庄发展变迁的亲历者和村志编写的参与者,俞留云老师为调研师生详细介绍了腰泾村的发展历程、村志编写的立意和主要特色,以及编修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困难。在编写小组共同努力下,历时多年编写,目前《腰泾村志》已完成21万字左右的内容,并多次组织召开评审会,邀请到区史志办等部门专家来村指导。“要让后代人通过村志记得住我们村的发展历程”,俞留云老师介绍村志编写意图时动情地说。

(实践团队一行与《腰泾村志》编写小组成员俞留云老师座谈)

据实践团队介绍,本次实践调研着重围绕艺术服务乡村文化创新发展这一主线深入推进,注重凝练挖掘地方文化价值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发挥专业所长开展系统性艺术赋能设计,团队选取了上海市松江区腰泾村作为特色样本进行深化专研,将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已有理论研究和建设案例基础上,聚焦新农人赋权、艺术在地创新可持续制度设计等问题进行重点探讨,旨在为实现“向往的生活和故乡”这一愿景诉求贡献有益参考。

(实践团队行程获“上海松江”关注报道)




实践团队


实践团队项目名称:《村民主体共励共创型艺术乡建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松江区泖港镇腰泾村为例》

项目团队成员:李克、楼建豪、刘欣妍、卢雨伶、赵柯博、付霈哲、卞士果

随队统筹:陈寅 刘英杰

项目负责人说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在本次实践调研地——松江腰泾村,我们走入田间地头,与松江一隅的水土相遇,感受着繁华大都市下的乡村全面振兴新貌;走入民居宅院,我们与生于斯、长于斯的村民围桌而坐,听他们讲起关于热爱、关于生活的故事。村中所处可见的是各类艺术“创作”——遍布居民楼墙的艺术画,白鹭诗社等各式各类在地文创项目的打造,也从村书记那了解到艺术将如何在这里继续深度扎根的宏图愿景。对于乡村而言,艺术不仅能为这里带来美感和浓厚的文化气息,更能够激发村民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即使乡貌日新月异,吾心依旧在此归处。作为项目负责人,我也深感这次寒假实践对我们团队全体来说都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和成长机会,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为乡村艺术建设贡献力量的决心和信心,期待能将松江腰泾作为研究样本找寻到艺术乡建的更多进路,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多青春力量。


百城百行 百乡百味



通知

发布




立项

公告




启动

仪式



供稿 | 学院学工办、学院团委、各实践团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